
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是國際上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華人盛會之一,是海內外客屬鄉親聯絡鄉誼和進行跨國跨地區交往的重要載體,也是各國各地區客家人開展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舞臺。
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緣起于1971年9月28日香港崇正總會舉行的第一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20世紀基本上每兩年舉行一屆,21世紀以來每年舉辦一屆。已在亞、美、非三大洲11個國家和地區舉辦,規模逐漸擴大,已由單純的懇親聯誼,發展為融經濟合作、文化交流和學術研討于一體的活動載體。
盛會由來
客家是中華大家庭中漢族的一支重要而獨特的民系族群,自古以來形成一種敦親睦族、團結協作和開拓進取的文化精神。由于歷史的原因,客家人播衍于世界各地,正是“有陽光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人自古下南洋,闖世界,客家人吃苦耐勞,艱苦創業,又與當地人和睦相處,合作共贏,為一帶一路國家(地區)的開發和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也為祖國與民族奉獻良多。
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有助于鄉誼的溝通、鄉親的互助,特別是客家文化的延續和發展,從20世紀起,不少客屬有識之士就積極探索和實踐以適應于這種要求和目的的載體,所以,世界各地都成立了各種血緣、地緣、族緣和業緣的客屬社團和組織,但長期以來一直沒能形成為世界客屬鄉親歡聚、聯誼的合適舞臺。
1971年9月28日,香港乃至亞太最具影響的客屬組織——香港崇正總會為慶祝其成立五十周年暨“崇正大廈”落成典禮,特邀請世界各地47個客屬社團共250多位鄉親代表,于香港九龍彌敦道“國際大酒樓”及設在跑馬地的“香港崇正總會”大禮堂舉行慶祝活動。其間與會代表決議:將這次活動定為“世界客屬第一屆懇親大會”,會議還決定以后每一至兩年輪流在世界各地有關城市召開。
大會意義
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以“弘揚客家精神,增進海內外客家人的團結,促進經濟合作與文化交流,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為最基本的指導思想。
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作用日益凸顯,影響日益廣泛,已成為弘揚民族精神、傳播中華文化、聯絡客屬鄉誼的知名盛會。長期以來,遍布世界各地的億萬客屬鄉親為國家富強和民族興盛發揮了積極作用。希望海內外客屬鄉親秉承優良傳統,始終心系桑梓、情注故里、敦親睦族、團結奮進,繼續關心支持祖國的建設和發展,為中國和平統一大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屬同胞懇親聯誼,交流合作,共謀發展,對于溝通世界客屬聯系,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促進對外開放有著重要的意義。
社會影響
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是海內外客屬鄉親聯絡鄉誼和進行跨國、跨地區交往的重要載體,創辦以來,得到各地世界客屬社團的積極響應與其它炎黃民系的關注和效仿,參加的社團和代表一屆比一屆增加和拓展。其規模由最初的幾百人擴大到數千人,內容也由原來側重于聯誼懇親招展為含文化、經貿和學術等方面的交流,而且每屆召開之際,都受到承辦社團所在國家或地區的高度重視。
隨著客家熱遍布全球,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已不單單是海內外客屬鄉親的聚會,而被經濟界、學術界乃至政界廣泛關注,備受全球華人所注目。布迪奧諾說,客家人勤勞,富有闖勁,敢于接受新思潮,特別重視教育,是印尼民族學習的榜樣,印尼客家人在建設和繁榮印尼的過程中承擔了責任并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1年12月03日,泰國客屬總會在世界客屬第24屆懇親大會主席團會議上提出,在舉辦世客會的同時,舉辦“世界客屬杰出青年”評選活動,以此延續客家文化,改變當前“新老不接”的狀況。讓全世界的客屬青年們同心協力,發揚客家美德,促進經濟發展,同時為族群團結及中華文化發展作出貢獻,是評選“世界客屬杰出青年”的活動的宗旨,這一提案得到主席團代表的大力支持。
歷屆.活動規模
世界客屬第1屆懇親大會
1971年9月28日,香港崇正總會為慶祝其成立五十周年暨崇正大廈落成,特邀世界各地47個客屬團體250位代表,于香港九龍彌敦道國際大酒樓及設在跑馬地的香港崇正總會大禮堂舉行慶祝活動。與會代表決議,將這次活動定為“世界客屬第一屆懇親大會”,并要求每隔兩年輪流在世界各地有關城市召開一屆。會議決議通過第二屆懇親大會由臺北中原客家聯誼會負責籌辦。
世界客屬第2屆懇親大會
1973年10月5日至8日,在臺北市延平南路中山堂舉行。大會由臺北中原客家聯誼會主持,有來自世界各地67個客屬團體共2400位代表參加。大會決議第三屆懇親大會由泰國客屬總會籌辦。
世界客屬第3屆懇親大會
由于泰國當時國內情況有所變化,第三屆懇親大會改由臺北世界客屬總會主辦,并推延至1976年10月7日至9日在臺北延平南路中山堂舉行,有世界各地61個客屬團體共1352位代表參加。
世界客屬第4屆懇親大會
1978年9月29日至10月2日在美國舊金山皇后大酒店舉行,由美國舊金山崇正總會主辦,有來自世界各地25個客屬團體共820位代表參加。此次大會決議:為保持客屬傳統固有語言口音,今后凡客屬人士集合,均應采用客家話發言。
世界客屬第5屆懇親大會
1980年10月3日至7日在日本東京太平洋飯店和寶家大飯店舉行,由日本崇正總會主持,有來自世界各地33個客屬團體共1100位代表參加。
世界客屬第6屆懇親大會
1982年9月25至26日在曼谷市那萊大飯店舉行,由泰國客屬總會主辦,有來自世界各地70個客屬團體共1352位代表參加。
世界客屬第7屆懇親大會
1984年10月7日至9日在臺北市敦化路環亞大飯店舉行,由臺北客屬總會主辦,來自世界各地48個客屬團體共974位代表參加。
世界客屬第8屆懇親大會
1986年5月19日至22日在毛里求斯首都波累市甘地學院大會堂舉行,由毛里求斯和留尼旺的客屬團體聯合主辦,有來自世界各地15個客屬團體共210位代表參加。
世界客屬第9屆懇親大會
1988年10月21至22日在舊金山教堂峰山大飯店舉行,由美國舊金山市五大客屬團體社團主辦,有來自世界各地31個客屬團體共458位代表參加。廣東梅州也組團出席,這是中國大陸客屬團體首次參加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其中“梅州客家山歌團”七名代表在文藝晚會上的表演獨領風騷。大會決議:各地鄉親無論人數多少,都應盡量成立有關社團,并決定下屆大會在馬來西亞沙巴州舉行。
世界客屬第10屆懇親大會
1990年在馬來西亞沙巴州首府亞庇市舉行,由沙巴客屬公會聯合會主辦,有來自世界各地70多個客屬社團共1500位代表參加。這是一次文化品位和氛圍空前的客屬盛會。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發表《鄉團要能滿足需要》的獻詞。
世界客屬第11屆懇親大會
該屆大會原定于香港舉行,因故改在臺灣省高雄市,于1992年10月6日至8日在當地國寶大飯店和高雄市文化中心舉行,由臺灣世界客屬總會高雄分會主辦,有來自世界各地56個客屬社團共2500位代表參加。
世界客屬第12屆懇親大會
1994年12月6日至8日在中國廣東梅州市百花洲影劇院舉行,由梅州客家聯誼會主辦,有來至世界各地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屬團體共2300多位代表(其中海外1700多人)參加。這是中國大陸首次舉行世界客屬懇親大會。
世界客屬第13屆懇親大會
1996年11月9日至12日在新加坡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由新加坡南洋客屬總會主辦,有來自世界各地150個客屬社團近2000位代表參加。新加坡副總理李顯龍準將親臨大會。
世界客屬第14屆懇親大會
1998年10月6日至8日在臺灣省臺北市陽明山中山樓舉行,由臺北世界客屬總會主辦,有來自世界各地33個客屬團體578位代表和臺灣30個客屬團體948位代表參加。活動內容主要有:“歡迎酒會”、“藝文展覽”、“專題研討”、“客家之夜”等。